近期,知名调研机构赛诺发布了2016年11月中国手机线下市场数据报告,排名前十的手机品牌如下:
不出所料,长期耕耘线下市场的ov兄弟毫无悬念地霸占了前两名,其中oppo占据17.2%的份额,而vivo则拿下了15.1%的市场,近几年表现强势的华为也占据了14.1%的份额,大有赶超vivo的趋势,曾经的霸主——苹果也拿下了10.7%的份额;不过最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知名度不是很高的金立手机,竟然也有4.3%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手机线下市场第五名!要知道这比三星的3.8%还要高0.5%的占比!
除了这六个品牌,紧随其后的还有占比3.4%的魅族,占比3.1%的小米,占比2.6%的lephone,以及占比2.1%的小辣椒。
看完排行榜也许你会问:为啥小米那么受欢迎,占比份额还那么少?因为这里指的是线下手机市场,像小米这种互联网手机,其优势都在线上。君不见,今年的小米note 2在网上预约可都是“一机难求”啊~
这几年互联网经济大火,不少新兴的手机品牌也趁机拿下了不少市场,实现了对传统手机品牌的弯道超车,而一些固守线下市场、不愿借势的手机品牌实力大减,甚至有的品牌直接消亡,比如国民情怀之王“诺基亚”、曾经把来电铃声响彻大街小巷的索尼爱立信等等,这些手机品牌的消失令人唏嘘。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从步步高衍生出来的oppo和vivo两兄弟,从籍籍无名到男女老少皆知。那么为什么ov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首先,ov很早就注重线下市场,其线下销售布局遍布大江南北,在中国的乡镇你可能怎么找都找不到苹果专卖店,但是你一定会看到蓝蓝绿绿的ov专卖店,而且ov跟这些代理商的关系还不是一般的铁,基本都是唇亡齿寒的亲密战友关系;虽然互联网经济很火,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购机,但别忘了市场上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大妈大爷,这些50后、60后的消费能力也是惊人的。
其次,是ov对用户的精准定位。比如韩流在中国很火吧,那就请来大批韩国明星代言,这几年国内小鲜肉也很争气,粉丝数量也很多,又请来大批国内明星当代言人了。这样ov的品牌定位就很清晰了:就是要把炮火瞄向数量惊人的年轻群体,这些人追星、注重手机外观、喜欢自拍,所以除了请来他们喜欢的明星,还要把手机的外观弄得好看些,拍照功能要直逼单反,关键是还可以美颜的。所以你可以看到,今年的ov不止在线下市场很牛叉,在线上一样牛气冲天,毕竟人家把老年人、年轻人的市场全都用广告轰遍了。
ov两兄弟的明星代言人加起来可绕地球一圈
最后,别以为ov就只会做线下的生意,看看这些年国内最火的几档综艺节目,基本都出现了ov的冠名赞助,一次节目主持人就要念多少次ov的名字了?长期累计下来,听众对台词都能倒背如流了;再加上公交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全都是ov的广告牌,群众每天跟它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自然也就记住它们了。方法虽然老套,但重在实用。
ov在线下市场的表现也引起了众多厂商的效仿。比如华为这两年也在蓄力线下市场,不同的是,华为选择了多线出击、通吃中高低端的方式,所以华为有走中、高端路线的mate系列,也有低端的荣耀系列。在国产机的队伍里,能对洋品牌高端机发起冲击的大概就只有华为了。
当然,今年的小米mix也暗示了小米冲击高端市场的决心,但是相比之下对洋品牌的冲击力还不够大,消费者对它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性价比高”上。
而一向高大上的苹果,在iphone 7系列被诟病之后也希望在线下捞回消费者,不过教授认为在中国的线下市场,苹果不一定能干得过本土品牌,毕竟出现水如不服的例子不是少数。
至于三星,教授倒认为明年能够卷土重来,除了技术过硬,三星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也比较长,本土化做的不错,如果明年的旗舰机不要再自爆,还是有很大机会翻身的。
如果说以上这些手机品牌在线下的表现还在正常的波动范围内,那么进入十强榜单的金立和lephone、以及小辣椒就令人大跌眼镜了。
主打加密和续航两大功能的金立今年的宣传造势力度不小,请来了型男余文乐和导演大咖冯小刚作为代言人,这也给线下的销量带来了增长。至于lephone和小辣椒,前者如果只是听发音,还以为是联想的乐phone;而小辣椒之前教授也有提到过,小辣椒的诞生还有一段来源,据说是受到小米手机的启发,决定打造一款互联网手机,于是小辣椒就诞生了。不过教授最深刻的,还是今年小辣椒请来了被称为“硬盘女神”的泷泽萝拉代言其手机。看来接地气的不一定就卖的少,野百合也有春天。
这样来看,今年oppo能够成为国内手机线下市场的霸主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趋势来看,在大家都学会玩互联网的套路后,明年手机厂商的厮杀将更加趋向线下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ov身后的华为和三星、甚至小米、魅族和金立,都有可能取代oppo成为下一年的线下之王,就看各方准备使出什么大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