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文档

深圳回应华为终端“跑了”:华为其他领域贡献税收增长了-k8凯发

“华为终端”的图片搜索结果

南方网讯(全媒体记者/李荣华)“华为终端部分确实对深圳税收有影响,但是华为其他领域贡献给深圳的税收去年实现更多的增长。”1 月 10 日,深圳市财政委员会(简称市财委)党组书记、主任汤暑葵表示。

新年刚过,深圳就晒出成绩单:2016 年公共财政收入达 7901 亿,比前一年增长 9.1%,其中深圳市地方级收入 3136 亿元,增长 15%,首次突破 3000 亿大关。持续稳健的财政增长支持了深圳对科教文卫及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大手笔投入。

按照目前经济指标,深圳每平方公里产出财政收入达 4 亿元,全国居首。最近两年地方收入增幅达 1000 亿元。而且深圳一座城市就拥有逾 350 家上市公司,在全球也属罕见。

过去一年的钱干了什么,新的一年怎么花钱?这样一个体量的城市的公共账本值得关注。1 月 10 日,深圳市财政委员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深圳市 2016 年预算执行及 2017 年预算安排情况,向媒体一一解读,以便为即将召开的深圳市两会吸收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两年时间,地方收入增 1000 亿

市财委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 年,深圳辖区实现的中央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4765 亿元,剔除海关关税和代征两税、证券交易印花税等收入后,同比增长 26.3%。

其中,深圳地方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3136 亿元,这是历史上首次突破 3000 亿大关。数据显示,深圳从 2010 年突破 1000 亿元到 2014 年突破 2000 亿元用了四年时间,再到 2016 年突破 3000 亿元仅用两年时间。深圳市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增速自 2014 年以来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前列。

弹丸之地的深圳到底有多强的造富能力?汤暑葵解释,算起来,深圳以全国万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国近5% 和全省 31% 的收入份额,对全国地方级和全省收入增长的贡献分别达 8.2% 和 39.4%。也就是说,深圳财力规模超过多个中部大省。

汤暑葵分析,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深圳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全面营改增结构性减税的形势下,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凸显了深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深圳经济有质量的稳定增长。

转型升级,第三产业税收破 7 成

据市财委数据,2016 年1-11 月,深圳市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收实现 4652.4 亿元(含中央级收入,剔除海关关税和代征两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增长 18.1%。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突破七成,达到 71.5%,比上年同期提高 1.8 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第一大税收行业地位,占比 23.2%,增速稳中有进。高成长性企业集聚发展,经济税收增长后劲足、潜力大。

汤暑葵认为,深圳得益于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化,尤其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引领作用,通过财政政策加大稳增长调结构的投入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夯实了财政收入增长基础。2016 年,仅市本级扶持产业经济发展资金即达到 317 亿元,增长 59.4%。

此外,市财政还进一步加快政府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底,市政府引导基金已协议参股子基金 42 支,总规模 1053 亿元,其中引导基金承诺出资 153 亿元,对社会资本的放大比例近 7 倍。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主要投向创新创业、新兴产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等领域。

减负减税,降企业成本养大鱼

“去年以来,深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税降费也起到明显措施。”汤暑葵介绍,比如积极实施降成本优环境行动,出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人工成本、企业税负成本、社会保险费成本、企业财务成本、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的一揽子政策,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15 项、政府性基金项目 1 项,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 1200 亿元。

此外,汤暑葵介绍,自 2016 年 5 月 1 日金融、房地产、建筑、生活性服务业“四大行业”全面推开“营改增”以来,深圳市所有试点行业均实现税负“只减不增”目标,加上之前已经“营改增”的行业,预计全年减税 248 亿元,约占全国减税总规模的5%。

强区放权,进一步下放事权财力

汤暑葵介绍,强区放权是深圳发展方向。深圳市财委制定了第五轮市区财政体制方案,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落实强区放权,进一步加大力度向区下放事权和财力,更好调动区级积极性,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财政保障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区一体化发展。

汤暑葵透露,最终下来,这一轮市区财政体制方案总共五年,将下放财力 1600 亿元,市区财力比重从第四轮的 59:41,下方为 50:50,市一级下放接近有 10 个点。“我们核心思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特区内外一体化。”

重点聚焦:

深圳民生 2016,有哪些大手笔?

汤暑葵介绍,2016 年,深圳市财政继续加大民生实事和重大民生工程资金保障力度,全年九大民生支出 1231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51.9%。全市 116 件民生实事支出 302 亿元,12 项重大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年度投资完成 322 亿元;保障落实了 9300 件“民生微实事”资金需求。以下 7 个关键词总体介绍了深圳民生建设的工作。

关键词1:教育

市财政积极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包括民办学校在内的“两免一补”政策。从 2016 年秋季学期起,首次将免费义务教育的覆盖范围扩大到全市在校学生。全年新增高中学位 3900 个、义务教育学位 2.7 万个。积极支持深圳市引进国内一流高校来深圳市办学,积极推动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清华深圳国际校区、北京大学深圳校区等高校筹建工作。

关键词2:社会保障

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 384 元/人年提高至 420 元/人年,完善残疾人特殊困难救助体系,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增加医疗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 40 元提高到 70 元,新增三级医院 6 家、三甲医院 1 家,新增病床 3000 张。

关键词3:公共交通

落实公共交通财政补贴资金,2016 年市财政安排公交财政补贴资金 55.6 亿元,有力保障了城市公交稳定运行。2016 年,市财政安排轨道交通四期资本金 150 亿元,进一步提高了轨道交通的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对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贴力度,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2.2 万辆,促进绿色低碳出行。

关键词4:人才战略

加大力度集聚人才,提高新引进人才一次性租房和生活补贴标准,推动成立人才安居集团,拨付注册资本金 400 亿元。全方位做好保障性住房资金保障,全年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相关资金 31.1 亿元。

关键词5:水环境治理

进一步加大水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力度,2016 年水务发展专项资金支出计划规模达 19 亿元,比 2015 年增加 4 亿余元。全面保障污水处理相关设施和原特区外各区排水管网运营费运营费用,市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补贴 15 亿元。

关键词6:公共安全

大力支持补齐城市发展安全短板,专门安排城市公共安全专项经费 150 亿元,将自然灾害防治、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以及垃圾和渣土处理、消防、危化品处置等各类事故灾难防治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安排,优先足额保障。

关键词7:基础建设

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全年市本级基建支出 325 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4000 亿元,增长 23%,创 22 年来新高,有效发挥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2016 年深圳财税成绩清单:

初步统计,2016 年,来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 7901 亿元,比 2015 年实现数增长 9.1%,其中中央级收入 4765 亿元,增长 5.6%;地方级收入 3136 亿元,增长 15%。地方级收入中,税收收入 2489 亿元,增长 9.5%。第三产业税收占比突破七成,深圳市服务业占 gdp 比重首次突破六成。新兴产业税收快速增长,1-11 月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税收实现 1631.4 亿元,增长 21.9%,其中互联网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增长 33.1% 和 41%,成为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持续稳健的财政增长支撑了深圳市对教育、医疗、交通、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的持续投入。

the end
本文已经被浏览: 次,获赞:  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