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将门创投(thejiangmen)
来源:co.design
编译:agnes pan
steve jobs 在过去十年中获得了 347 项专利,其中许多是追授。相比之下,google 的 sergey brin 和 larry page 在同一时期只有 27 个。
这是一项能体现 apple 和 google 运作差异的数据。apple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高度集中的开发结构所驱动的,这样的结构源于它的设计工作室。而 google 有一个更分散的,开源的方法来开发新产品。为了获得两家公司更真实的画面,位于波特兰的数据可视化工作室 periscopic,创建了一系列针对 co.design 的可视化定制,比较了 apple 和 google 在过去 10 年专利申请的创新信息图——"innovation signatures"。
左:apple | 右:google
为了更清楚地读懂信息图,我们需要知道,图中每一个块团都代表了专利发明人。而由于很多专利是由多个发明人共同拥有的,图中的每一条线则连接了发明人和共同发明人。
这样看来,apple 更像是一个充满了修理玩具的大球,而 google 则比较单调,团块呈蜂窝状。从专利方面来看,我们对两家公司的结构了解似乎就停留至此,但是 periscopic 相信,这些图片还清晰地叙述了另一个故事。
“在过去的 10 年里,apple 已经拥有了 10,975 项专利,团队共拥有5,232 个发明人,而 google 已经拥有了 12,386 项专利及8,888 位发明人。” periscopic 公司的数据研究员 wes bernegger 写道。从比例来看,两家公司的数据很类似。“我们能看到的最显着的差异在于,与 google 内部更平均分散的创新结构相比,apple 的核心存在着一群高度互联,经验丰富的‘超级发明家’。” bernegger 继续分析道。“这些似乎表明了,apple 是一个自上而下,更集中控制的系统;而 google 则有更多的独立授权。”
apple 细节图
这个理论其实很有道理。apple 由 jonathan ive 带领的顶级秘密设计实验室,长诞生了公司的为数不多,却非常有利可图的产品。在 apple 的创新足迹中,你会发现 ive,以及公司内部基本上所有著名的设计师,包括 eugene whang,christopher stringer,bart andre 和 richard howarth,正在领导公司的硬件开发,主要负责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款 iphone 的设计。
google 细节图
而 google 则拥有一个相对扁平的组织结构,公司有着许多小团队,有很多都是个人被授权。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在他们的 innovation signature 中看到。 通过专利这一点,google 员工看起来都相当平等,分布的也相对平均。
也就是说,bernegger 坚信,apple 实际上比 google 有更多的“连接和协作”。 “在 apple,平均每一项专利所拥有的发明人数是 4.2,这个数字在 google 是 2.8。”他届时道,“这些数据组合在一起意味着,apple 的每一个专利发明人平均比 google 的发明人产出两倍多的专利数(即9:4)。”
他们看起来迥然不同,但是从专利结构看,我们可以发现两家公司之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简单来说就是,apple 和 google 都有一个围绕整个结构的膜状环。 这些专利开发者是相对独立于什么?他们与公司是怎样相连系的?
在 google 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线索。 公司最厉害的超级发明人之一就来自于公司之外,与公司其他产品没有任何关系。这位发明人是 kia silverbrook,他在 2013 年卖给了 google 269 项相机和打印机专利。显然,最近被收购而非内部开发的专利将缺乏与其他员工的关联。此外,这些外环可能代表来自任何一位非主要团队雇员的发明贡献。但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才能确认。
apple
虽然这些分析图是专门为 google 和 apple 的故事打造的,但它们都源自 patentsview,一个 periscopic 帮助美国研究所和 uspto 开发的可视化工具。 它是一个可公开访问的系统,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使用的专利数据库。如上所示,我们可以查看公司内的专利,还可以按创作者或主题进行排序。
“对于 patentsview,我们的想法是创建一个可以让公众探索专利数据的界面。”periscopic 的联合创始人 dino citraro 说道,“其中一部分是为了给像专利律师那样需要专利数据的人,提供更便捷的访问途径。但是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配合政府为了变得更开放而付出的努力。”
-end-
本文由将门创投(thejiangmen)原创编译